(通讯员 郭金石)2015年12月27日,由环境保护部指导、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和天津大学联合主办的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巴黎气候大会之后中国怎么办?”理论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成功举行。
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表示,天津大学涉及绿色发展的学科,如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均位列全国前十,今年6月17日,天津大学复建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重点发展方向,因此,天津大学具备建设绿色发展研究院的法、工、管等综合性学科基础。此外,学校在绿色发展领域承担了大量的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有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牵头成立了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拥有化学化工、内燃机等能源领域的院士多名,拥有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等绿色发展领域的多名学术领军人才。深厚的学科基础、科研基础、平台基础和人才基础为支撑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国家发改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指出,《巴黎协定》搭建起了凝聚广泛共识的基本框架,但更多的细节工作和具体落实还留待我国今后来完成。如何更好地推进这些工作,国家亟须绿色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出谋划策。他希望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能够与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国际政策制定方面,以及国际气候协议的履行等方面加强密切合作。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委托杨朝飞总工出席会议并讲话,潘岳副部长指出,《巴黎协定》是一个全面、均衡、有效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对各个国家,对所有缔约方都明确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是为了落实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强化行动的重要法律文件,为中国加快绿色发展提供了外部制度约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他强调,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发展理念和重大举措,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建议》提出的各项任务,我们要贯彻落实。巴黎气候大会之后中国怎么办,我们必须面对。在此背景下,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可谓应运而生。潘岳副部长进一步指出,目前中国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遇到大量的理论难题,绿色发展相关管理部门深感理论储备不足的困境,迫切希望得到理论界与学术界的支持。他对天津大学成立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研究院能够服务于党和国家绿色发展的重大决策,以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的紧迫问题为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做出积极的贡献;二是希望研究院能够广泛开展国际国内交流,密切与环境保护部门的协作,充分发挥天津大学多学科的集合优势,吸收和借鉴国外绿色发展方面的有益经验,创新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之路,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三是希望研究院能够充分发挥天津大学自身的学科基础和优势,在形成特色鲜明研究方向的同时,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职业型的人才。
法学院院长孙佑海介绍了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的筹建情况。他说,成立后的天津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将以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构建绿色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绿色发展案例库、开展高端国际学术交流为主要任务,重点关注我国的绿色立法、城市规划、资源利用、能源战略、环境保护等领域,并致力于建设一支相互支撑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着力打造形成辅助国家决策的“咨政”特色,充分发挥“思想库”的作用;同时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领域,提供决策咨询、产业升级转型等绿色发展的决策建议。
在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上,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天津市法学会会长散襄军,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共同为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揭牌。
在接下来的理论研讨会上,围绕“巴黎气候大会之后中国怎么办?”这一主题,与会专家从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相关立法、巴黎气候协定履行问题、新思维新手段、碳排放税、碳排放监测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研讨。天津大学法学院孙佑海院长做总结发言。他表示,天津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一定聚焦国家和天津市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既在该领域的学术前沿积极探索,又脚踏实地为京津冀乃至全国的绿色发展献言建策,努力为“美丽中国”、“美丽天津”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次理论研讨会在国家环保部指导下,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和天津大学主办,天津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国家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天津市人大、天津市环保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天津大学相关学院的师生共计80余人出席了会议。